添加時間:2025-01-12 09:13:09 標(biāo)簽:影視劇名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uzasoy.png" width="800">
出品 | 虎嗅青年文化組
作者 | 黃瓜汽水
編輯、題圖 | 渣渣郡
本文首發(fā)于虎嗅年輕內(nèi)容公眾號“那個NG”(ID:huxiu4youth)。在這里,我們呈現(xiàn)當(dāng)下年輕人的面貌、故事和態(tài)度。
如果不是 易烊千璽 ,恐怕很少有人會選擇在新年進入電影院觀看一部關(guān)于殘疾人的電影。
因為大眾之間形成了無言的默契——不要盯著殘疾人看,那樣是不禮貌的。
如果一個電影,用大量的近景鏡頭對準(zhǔn)了一個腦癱患者扭曲的手指、抽搐的嘴角、萎縮的小腿肌肉,臺下的觀眾會是怎樣的反應(yīng)。
它是在消費殘疾人的苦難,還是在喚醒我們的基礎(chǔ)常識?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etlkzt.png" width="900">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uiajcq.png" width="1000"/>
“腦癱”是一個罵人的詞。
它通常在年輕人的對話里,被用來形容一個人智商不高,類似于“智障”的近義詞。
如果沒有走進電影院,恐怕很多人都會誤以為腦癱患者的智力確實有問題。就連易烊千璽進入《 小小的我 》劇組前,也是這么認(rèn)為的。
腦癱的名詞解釋是腦性麻痹(Cerebral palsy),患者在幼年早期出現(xiàn)的永久性運動障礙,每個患者的征兆與癥狀都不相同,包括肌肉協(xié)調(diào)性差、肌肉僵直、肌無力、吞咽及說話困難,以及顫抖等癥狀;同時患者也可能會有觸覺、視覺,及聽覺等感官損失。
一句話來說: 腦癱不是傻子,他們只是慢一點。
他們雙商正常,可以讀書寫字,可以考大學(xué),可以戀愛結(jié)婚。只不過說話慢一些,吃飯慢一些,走路慢一些。我們可以用“五慢癥”來代替“腦癱”,形容這些被困在殘破軀殼里的自由人。
電影只講了一個簡單的故事:一個腦癱的20歲男孩的暑假,遇見了什么樣的人,迎上了哪些或異樣或好奇的眼光。
影片一開場,我們就能看到 劉春 和肌肉萎縮的小腿。
他在沒有旁人幫助的情況下,自己獨立上樓梯,上得很慢很慢,但沒停下來過。
他的每一步都是用腳掌內(nèi)側(cè)靠近腳踝的位置落地的,他的脊椎彎曲成了螺旋的形狀,他的手指以一種高難度的姿勢蜷縮在一起,如果你嘗試模仿一下這種姿態(tài),就會體會到手部抽筋的滋味。
劉春和搖搖晃晃地走向天臺,在紙上歪歪扭扭地寫了兩個字:遺囑。
一開頭,電影就向我們迎面拋來了一股淡淡的死志。這是一個20歲腦癱男孩經(jīng)歷的尋常暑假,也可能是他第101次想要尋死。
然而,在劉春和與死神之間,橫亙著的是他的外婆。
和川渝街頭的大部分嬢嬢一樣,外婆是一個五顏六色的老年人。身上永遠(yuǎn)穿得花花綠綠,腦袋上頂著細(xì)碎的卷發(fā),聲音也很洪亮,走到哪里,空氣就快活到哪里。
每當(dāng)外婆和劉春和共處一室,你就會不自覺忘記劉春和是腦癱患者這件事。外婆不阻攔他做任何事,正常孩子什么樣,劉春和就什么樣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lcpcun.png" width="1000"/>
他會用彎曲的雙手幫外婆疊絲巾,雖然疊得很慢,但卻異常認(rèn)真。外婆不催他,也不會過分關(guān)注他。
吃完飯之后,劉春和會自己端著碗去廚房洗碗,外婆也默認(rèn)他自己可以做好。
劉春和過生日,外婆就領(lǐng)著他去和老年朋友們聚餐。即便旁人看他的眼光透露出異樣,外婆卻依舊嗓門洪亮:那咋了,他就是個普通人。
外婆甚至不會阻攔劉春和喝酒,因為喝酒是每一個成年人的自主權(quán)利。任憑他歪歪扭扭的雙手去夠桌上的吸管,插進啤酒杯,歪著嘴啜飲屬于大人的飲料。
劉春和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一個需要特殊關(guān)照的病人。
即便如此,整個家里的陳設(shè)都在時刻提醒觀眾,這是一個特殊的家庭。
特制勺子,家里的扶手,復(fù)建用的拉桿,床邊借力的繩子,所有場景都被歲月包漿了??吹贸鰜恚@個家庭在漫長的復(fù)建過程中,已經(jīng)被磨平了傷痛。
在這個剛剛高考完的暑假,這個男孩和他的所有同齡人一樣,也有自己的愿望清單——
他想填報師范大學(xué),他想去教育機構(gòu)實習(xí),他想去咖啡館打工攢學(xué)費,他還想談戀愛。
他有做教師的夢想,他想像正常人一樣站上講臺,更想用一份工作來證明自己和普通人沒有區(qū)別。
就算所有人投來的眼光是異樣的。這些眼光里有憐憫,有好奇,有害怕,也有躲避。唯獨沒有直視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kbjebh.png" width="1000"/>
后來,當(dāng)他站上了教育機構(gòu)的講臺,選擇了一首袁枚的詩:“苔花如米小,也學(xué)牡丹開”。
其他詩人都把苔當(dāng)作花朵邊緣那個不起眼的配角,只有袁枚寫的苔,本身就是花,有自己的想法、沖動、主體性。即便它沒有牡丹艷麗,也有和牡丹平等的權(quán)利。
劉春和的聲音從顫抖,到逐漸堅定,再到連貫,越來越自信。他的這次講臺授課也讓銀幕外的觀眾看懂了:除了肢體困難,他的思維像我們一樣清晰,甚至更有想法。
但現(xiàn)實生活就像臺下的學(xué)生一樣。
孩子們年紀(jì)太小,還無法理解這樣的癥狀意味著什么。在電影的幕后紀(jì)錄片里,我們才發(fā)現(xiàn),這一幕其實根本沒有演員,甚至沒有導(dǎo)演引導(dǎo),鏡頭記錄的是現(xiàn)實發(fā)生的狀況。
臺下的孩子們看著易烊千璽飾演的劉春和,并沒有認(rèn)出來他,而是發(fā)出陣陣窸窸窣窣的笑聲,有個孩子直接發(fā)問:“你神經(jīng)病吧。”
這其實就是這個社會未經(jīng)規(guī)訓(xùn)的小成員們,面對腦癱患者最真實的反應(yīng):嘲笑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fsoazn.png" width="1000"/>
那么被規(guī)訓(xùn)過的大人,面對劉春和是怎樣的態(tài)度?
大約是躲避。
在公交車上,劉春和踉踉蹌蹌地站起來給一位抱著孩子的女性讓座。孩子對著劉春和笑,女人卻把孩子的臉扭到一邊。她既感謝了他,又無法直視他。
當(dāng)劉春和摔倒在公交車上,司機的第一反應(yīng)也是:你都這個樣子了,就不要坐公交車了。潛臺詞我們都能想到,也是大多數(shù)人內(nèi)心隱蔽的聲音——殘疾人在家里待著就好了,你出門,我該以怎樣的態(tài)度面對你?
人們在巨大的政治正確中進退維谷:不能公開嘲笑,也無法在內(nèi)心正視?,F(xiàn)代社會對于特殊群體的隱形歧視一直都存在,嘴上不說,但心里都很清楚。
在咖啡館,劉春和想要一份工作,想要一張屬于自己的工資卡。哪怕只是幾百塊,也是屬于他的尊嚴(yán)。
咖啡館老板表示“我們只想招一個普通人”,他艱難但堅定地回答“我是一個記性很好的普通人”。
為了證明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,他在咖啡廳里咬緊牙關(guān),大聲背誦著《報菜名》。
有人會覺得尷尬,有人會覺得心痛:他只有下定更大的決心,挑戰(zhàn)更難的問題,花費更大的力氣,才能證明自己也有勞動的權(quán)利。
和咖啡館中沉默不語的顧客們形成互文的是,許多觀眾表示自己被這部電影“尬”到了。大家不理解為什么要塑造這樣的形象,為什么要讓他在大銀幕上出現(xiàn),為什么要用鏡頭對準(zhǔn)他的身體細(xì)節(jié)。
就像是電影里沉默的路人甲乙丙丁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wokowr.png" width="1000"/>
整部電影里,唯一接納劉春和的,是外婆和她的老年合唱團。
腦癱患者和老年人,他們都是社會最邊緣的那群人,是被疾速前進的社會甩下車輪的弱者。在一個盛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地方,對弱者最大的善意,似乎就是選擇性忽視他們。
劉春和每天陪著外婆去老年合唱團排練,這些老人一開始笑他是“哈兒”(傻子),后來逐漸和他融為一體,把他當(dāng)作一個正常孩子看待。
劉春和在這群老年人之中,第一次感到“被需要”。這些不會人臉識別和掃碼支付的老頭老太們,依靠這個唯一的年輕人教會他們跟上時代的步子,雖然年輕人自己都步履蹣跚。
這是邊緣人群互相依賴的故事。故事的緣起,是編劇游曉穎聽說的現(xiàn)實。
她的媽媽在一個老年合唱團里,遇到了一個老太太帶著她唐氏綜合征的外孫。于是,這個被主流社會排擠的唐氏孩子,每天和這群老年人在一起玩。
只有老年人不會嫌棄他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hxisdo.png" width="1000"/>
《小小的我》是真正的“全女班底”。
編劇游曉穎寫出了這個特殊人群的故事,監(jiān)制尹露在《送你一朵小紅花》時期和易烊千璽有過合作,給他看了《小我》的劇本,拉來了這位有爭議的青年演員。
再加上楊荔鈉,補足了創(chuàng)作者的女性視角。
如果你看過楊荔鈉的“女性三部曲”(《春夢》《春潮》《媽媽!》),你就會了解她獨一無二的作者性:她極其擅長處理中國家庭內(nèi)部矛盾的親情,尤其是母女關(guān)系,那是一種“既要傷害你,又要幫你擦拭傷口”的切膚寄生關(guān)系。
《小我》最精華的部分,并不是觀看易烊千璽如何演腦癱,而是那兩位圍繞著他的女性,她們共同構(gòu)成了母愛的一體兩面。
外婆烈火烹油,鮮艷濃烈,她用洶涌的愛意滋養(yǎng)著劉春和,讓他成為一個自尊完整的人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qdtvuu.png" width="928"/>
而 蔣勤勤 飾演的暴君母親,則代表了親緣關(guān)系中的暗面。
楊荔鈉平時會看《動物世界》,她發(fā)現(xiàn),母獅子既會為了幼獅戰(zhàn)斗至死,也會吃掉體弱多病的孩子。這就是動物性的殘酷。人也一樣。
劉春和的母親幾乎沒有笑過一次,眉間總是蹙成一團。她的青筋突兀地爬上了額頭,只要一生氣,臉上的斑點和紅血絲就更明顯。像每一個更年期的媽媽一樣,她的身上帶著真實潮熱的痕跡,腦門前總是汗津津的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ovrkar.png" width="1000"/>
她不希望劉春和過生日。她控制著劉春和每天要吃的食物,要穿的衣服,要寫的作業(yè),要讀的大學(xué),她否定劉春和不切實際的教書夢。 這種控制,更像是一位過度自責(zé)的母親的隱形發(fā)泄方式。
當(dāng)劉春和一步一步挪向了剛出生的妹妹,想要伸手觸碰的時候,母親發(fā)瘋似的一把就推開了他,生怕腦癱會通過空氣傳播一樣。
直到最后我們才聽到母親的自白: 那份帶著怨懟的愧疚,實際上出于深不可測的自責(zé)。
腦性麻痹是因腦部發(fā)育異常,或腦部用來控制移動、平衡和姿勢的部位受損所導(dǎo)致。這些問題最常出現(xiàn)在懷孕時,也可能出現(xiàn)在生產(chǎn)時,病因大多不明,但包括了分娩困難的情況。比如許多腦癱患者是因為其母親在分娩過程中發(fā)生臍帶繞頸的情況所導(dǎo)致。
母親不喜歡給劉春和過生日,是因為自己生產(chǎn)那天不會用力,影響了分娩過程。她可能無數(shù)次設(shè)想過,是不是因為自己不會正確地用力,才讓原本健康的孩子過上了特殊的人生。
劉春和小時候喜歡藏進行李箱。有一次,父母找不到他了,藏在行李箱里的劉春和聽到了父母的對話——是不是真的弄丟了他,日子會好過一點。
年幼的他默默聽著這句話。如果他真是傻子,反倒是他的幸運,但可惜他不傻,他能聽懂。
他清楚知曉自己是一個累贅,才會問出“妹妹會想要一個我這樣的哥哥嗎?”這樣的話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ndqtja.png" width="1000"/>
這些自我詰問和人性的幽暗,砸在了所有特殊人群的家長身上。
有一個專業(yè)名詞叫做“照顧殺人”(介護殺人),意思是親屬照顧長期患病的患者,親情和耐心被漫長的時間消磨殆盡,身體疲憊,積勞成疾,而患者仍舊毫無起色,照顧者將會感到巨大的挫敗,從而對患者產(chǎn)生不當(dāng)照顧,甚至與患者同歸于盡。
在《小我》的幕后紀(jì)錄片里,劇組走訪了許多腦癱患者的家庭。
其中一位患兒的父母,和劉春和的父母一樣,也生下了二胎。父母對著鏡頭說,很多時候,他們都因為這個特殊的孩子,自卑得抬不起頭。
當(dāng)父母對著鏡頭訴說著這些年的傾家蕩產(chǎn)為孩子治病的疾苦時,鏡頭卻轉(zhuǎn)向了角落——沉默的腦癱患兒躲在臥室里,把自己的門悄悄打開一條縫,聽完父母的哭訴,他又輕輕閉上了門。
他的父母說了這樣一句話: “有時候?qū)幵杆狄稽c,因為他啥也不懂他就沒有痛苦。但是糟糕的是他懂?!?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qwevdq.png" width="1000"/>
外婆和母親,兩個女人表面上進行的是一場關(guān)于母愛的軍備競賽,實際上暗藏的是對彼此的愛意。這種愛意彼此絞殺,彼此纏繞,令人窒息。
外婆剛生下母親便前往西藏打工賺錢,讓母親當(dāng)了整整15年留守兒童。正是因為缺乏母愛的樣本,母親才無法習(xí)得正確做母親的方式。
而外婆年老之后,將虧欠母親的那份母愛,加倍奉還給自己的外孫,這讓本就不舒服的母親更加不滿:為什么不在你做母親的時候,好好去愛自己的孩子?
就像外婆也從來沒告訴母親,自己用絲巾遮蓋的傷疤,是當(dāng)時打工的時候為了保住女兒的奶粉錢,被歹徒用刀架在脖子上也沒松手。
“怕她難受,又怕她不難受”。
她們二人不會開口表達,只會把對方越推越遠(yuǎn),這種隱秘而殘忍的愛的錯位,像許多個中國家庭一樣。
直到死亡降臨,人們?nèi)匀痪o閉雙唇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itsnhg.png" width="1000"/>
當(dāng)我們拋開劇情來看,躲不開要討論一個難堪尷尬的問題——
這部電影是否是一部用來給四字沖影帝的工具片?
在他拿出了讓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的表演之后,爭議如約而至。
有人詼諧地調(diào)侃他面相變了,“前幾年不是還好好的嗎,在哪里捐款???”
有人盛贊他的演技“成了影片唯一的看點”,貢獻了“世界級的表演”。
當(dāng)然,更多負(fù)面評價如約而至。
“疑似全員陪易烊千璽沖刺影帝”“殘疾人不是你們208萬(明星)拿來鍍金塑身的工具”“不是長得丑就能當(dāng)演技派的”“吃相過于難看”。
當(dāng)評價在一星和五星之間反復(fù)橫跳的時候,評價也就失去了它的參考意義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ewxswq.png" width="1000"/>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dyoseq.png" width="1000"/>
只能說,這部電影“成也四字,敗也四字”。
如果沒有他巨大的流量加持,恐怕一部自帶公益性質(zhì)的電影,無法引起巨大的社會關(guān)注。但是主創(chuàng)一旦使用了他的光環(huán),就不可避免地被懷疑用心。就像魔戒一樣,戴上它之后,就必須做好被它灼傷的準(zhǔn)備。
但如果拋開流量和輿論,單從表演的角度看,易烊千璽的表現(xiàn)如何?
僅從我個人的角度,他的表演是合格的,并且超出預(yù)期。
表演一個腦癱患者,需要嚴(yán)苛到精準(zhǔn)的肌肉控制。具體部位的扭曲,必須保持從頭到尾的連貫一致,否則就會被人捉到馬腳:你果然在演。
既不能過度丑化,讓人感到冒犯;也不能用力太小,讓人覺得輕浮。
演員不僅需要形似,還必須讓整個軀體洗刷掉所有關(guān)于自己的特征,徹底變成角色本人。具體可以參考《萬物理論》里的小雀斑以及《綠洲》里的文素利。
其實易烊千璽也并沒有很快入戲。他看了許多患者的視頻,對著鏡子也練了很多次,都覺得自己演得不精準(zhǔn)。直到有一天,嘴里長滿了口腔潰瘍,他才逐漸開始明白如何表演腦癱患者的說話方式。
“得有一個多星期、快兩個星期的時候,才會真的從比較獵奇的、幅度比較大的肢體的慣性,到真的找到一個日常感。包括語言、發(fā)音上面不能讓觀眾聽不清,也不能太過讓觀眾感覺不適。”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tqnyfj.png" width="1000"/>
一開始劇組也試過給他化妝,但效果并不理想,他自己也不滿意。
后來就是我們在影院里看到的,他在沒有任何特效化妝的幫助下,純粹靠表演改變了面相。影片一開始拍攝他上樓的片段,能看到特殊的皮膚肌理,如果你觀察過身體功能失調(diào)的病人,小腿肌肉萎縮之后就會變成那樣。
對于他這樣本就自帶爭議的演員,想要讓觀眾忘記“易烊千璽演腦癱”這出肢體奇觀,回歸到劉春和這個角色如何面對生活,難度的層次又多了一倍。
令人意外的是,他其實做到了,雖然做得很辛苦。
那些對準(zhǔn)身體缺陷的鏡頭,并不讓人感到對流量明星的獵奇,只有害怕劉春和下一秒就摔倒的焦慮和擔(dān)憂。
比起模仿,在保持腦癱患者肢體狀態(tài)的前提下說臺詞,并且還要把控臺詞的節(jié)奏和情緒,才是真正的挑戰(zhàn)。
在幾場情緒濃度很高的戲里,他在保持肢體僵直、口齒不清的同時,能準(zhǔn)確傳遞出臺詞的起承轉(zhuǎn)合,眼神和聲音配合臺詞變化情緒——已經(jīng)可以算得上一位合格的職業(yè)演員了。
而整部電影的高光場面,一定屬于那場“甜美的自殺”。
劉春和在咖啡館里,配合門店的關(guān)愛殘疾人公益宣傳,親手做了幾盒牛軋?zhí)恰?
他先是想送給喜歡的女孩雅雅,結(jié)果對方被他的輕輕示愛嚇了一跳,慌張地倉皇逃走。后來他回家,想把糖送給媽媽,結(jié)果得知媽媽生完二胎血糖不穩(wěn)定,不能吃糖。
這盒送不出去的牛軋?zhí)牵褚话堰^于甜美的匕首,扎在了劉春和的氣管上。
他默默剝開糖紙,一顆一顆塞進嘴里,直到塞了五六顆之后,他連糖紙也不剝了,直接囫圇地送進口腔。他吞咽困難,平時吃飯喝水都會不小心嗆到。他想用這盒沒人接受的糖,送走自己這條沒人接受的生命。
氣管幾次被糖嗆得干嘔,眼淚和鼻涕混作一團,臉頰慢慢變紅,青筋爬上額頭。那一坨甜蜜的牛軋?zhí)?,死死繞住了他的脖子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qszywl.png" width="1000"/>
如果你留心觀察,易烊千璽的選片也很有意思。
他一邊向主旋律看齊,一邊又像獎勵自己一般,去出演一些靠近底層的角色。
當(dāng)然可以說,這是一種奪獎的取巧和捷徑。但是,當(dāng)他的同齡人扎堆擠在爛片和古偶劇的糞坑里的時候,他至少沒有弄臟過雙手。
平心而論,沖影帝也沒有什么好指摘的,不沖影帝難道躺在地上等獎砸嗎。
即便是萊昂納多、查理茲·塞隆和克里斯蒂安·貝爾,也都有過“飾演突破性角色沖影帝影后”的嫌疑。
這份野心放在整個 內(nèi)娛 大環(huán)境來說,反而算易烊千璽在演員的職業(yè)道路上,保留的一些可貴的職業(yè)追求,甚至超過了許多年紀(jì)比他大許多的內(nèi)娛演員。
食得咸魚抵得渴。一個流量出身的藝人選擇做一名真正的演員,就要接受各個層次的評價,難聽的,好聽的,都得吞下去。
劉春和這個角色,似乎也和他本身形成互文:一個注定會被各種眼光打量的人。
他的努力也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悖論,越努力,越居心叵測,越心懷鬼胎。就連導(dǎo)演楊荔鈉也被觀眾質(zhì)疑,明明身為女性,已經(jīng)站在一個可以有所表達的位置上,卻仍然選擇給男性流量拍影帝片,簡直是另一種背叛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yrafrf.png" width="1000"/>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vkxvcl.png" width="1000"/>
最后的問題是,《小小的我》算得上一部好電影嗎?
算,也不算。
電影的敘事確實比較松散,戲劇沖突也不夠深刻。
最失敗的,就是 周雨彤 飾演的雅雅這一女性工具人角色。沒有人知道她從哪里來,到哪里去,為什么對劉春和好奇。
電影想要模仿李滄東的《綠洲》對殘疾人愛欲的展現(xiàn),卻終究沒有學(xué)到內(nèi)核,缺乏殘酷、深刻與悲憫。
雅雅的出現(xiàn)和消失,更像是外界對劉春和的一次短暫的窺探。當(dāng)劉春和真情實感地伸出雙手,女孩立刻便嚇跑了。我們不知道其中的沖突與糾結(jié),只有淺淺的試探。
這也是我們對劉春和境遇的一瞥:他或許能收獲異性的好奇,但他很難收獲異性的愛情。
史鐵生的《病隙碎筆》里寫過,性功能障礙是大眾為他們設(shè)下的最堅固的隱形壁壘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ypgeiu.png" width="1000"/>
但它有獨到的人文關(guān)懷。
監(jiān)制尹露說,這部電影“不能讓觀眾看得太難受,但又不能輕飄飄”,所以這個故事并不好寫,也不好拍,更不好演。
我們只有把視角還給殘疾人本身,才能避免“歧視殘疾人”。他們渴望的不是俯視,而是平視。
人們不理解他為什么求職,為什么學(xué)車,為什么想談戀愛。原因很簡單,他想“被需要”,想體會做一個普通人的感覺。
就像劉春和也有正常的性欲,也會做春夢遺精。我們看到殘疾人的時候,總會不自覺聯(lián)想到性功能的損失。但至少這部電影宣告了:殘疾人的性需求并不是一件畸形的事。
健全的人,會說這部電影用1%的幸運美化了99%殘疾人的苦難;而真正的腦癱患者,在無數(shù)個評論區(qū)里由衷地為一部看見他們的電影開心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uhpyyx.png" width="1000"/>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hzerqi.png" width="1000"/>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dwxycp.png" width="1000"/>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slmtoe.png" width="1000"/>
它不算多么偉大的電影,但至少不是煽情賣慘的爛片。
腦癱不是傻子。這句科普給全國觀眾的臺詞,重構(gòu)了大多數(shù)人的基礎(chǔ)常識。
中國有8000萬殘疾人,但我們平時在大街上很難遇到他們。他們藏起來了嗎?躲在家里嗎?他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?這就是楊荔鈉想要找的答案。
有人質(zhì)疑過,劉春和連寫字都困難,怎么可能考上大學(xué)。但事實上,我自己就在大學(xué)本科見到過患有腦癱的同學(xué)。學(xué)校專門為她安排了一樓的宿舍,她的母親常年陪讀。
在映后流傳了這樣一張聊天截圖,一位腦癱患兒的媽媽說,班上很多孩子去看完電影,回來都愿意和孩子玩了,說“原來他不傻”。
腦癱患者不僅可以讀大學(xué),可以寫論文,還可以寫詩。
我們都知道余秀華,但我們大多不知道,劉春和在影片中念出來的那幾行詩,就是腦癱詩人龔蘇的作品。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lethpo.png" width="1000"/>
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src="/upload/imgs/2025/1/內(nèi)娛留給易烊千璽-ldphwz.png" width="1000"/>
或許這部電影的出現(xiàn),可以真正推動社會的轉(zhuǎn)變,哪怕只是一厘米。
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,喜歡“地獄笑話”的年輕人經(jīng)常用“糖人”“半糖人”(唐氏綜合征)來攻擊辱罵對方,意為“智力有問題”的人。就像“腦癱”這個詞一樣,另一種殘酷的疾病也被互聯(lián)網(wǎng)污名化,成為了網(wǎng)絡(luò)熱梗。
但這部電影之后,至少有人愿意改掉自己的口癖,不再罵人是“腦癱”了。
我們總是羨慕韓國有改變社會的好電影,但實際上,我們也擁有了一部這樣的電影,哪怕它做得還不夠好。
影片結(jié)尾,劉春和的手里捧著一本書,是約翰·威廉斯的《斯通納》。
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,一個農(nóng)民的兒子變成知識分子,經(jīng)歷結(jié)婚、生子、教學(xué)、退休、衰老、死亡。
這些被普通人厭惡的“庸常世俗”本身,卻是另一群人夢寐以求、一生不可企及的寶物。
如果我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還停留在流量與影帝之爭上,就太無聊了。
天天影視網(wǎng)致力于提供最新電視劇劇情介紹 、電視劇分集劇情、 明星個人資料
Copyright 2009-2024 天天影視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 網(wǎng)站Icp備案號:閩ICP備2021001438號-3